欢迎拨打服务热线,让我们来为您服务
Welcome to call the service hotline
铜盂镇,位于千年古县潮阳市西部,地处练江中游、北港运河下游,是一座有千年历史人文传统的古镇,因韩愈与大颠和尚的“莫逆之交”而知名。
近日,南斗文旅集团签约《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文旅核心示范带规划设计项目》,并展开对铜盂镇的城镇发展、文旅资源、乡村建设等领域的情况调研摸查。
千年古镇,人文荟萃
1984年,据铜盂镇临昆山古墓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考证,在南北朝时期的晋代,铜盂一带已是十分繁盛。史料记载,东晋隆安元年,即公元397年,潮阳置县,县治在铜盂。在唐代,铜盂作为潮阳县治长达一百余年,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贬治潮州,曾与铜盂灵山寺大颠禅师就“儒释”问题反复争论,成就一段“道迹贤踪”的历史佳话。灵山寺内舌镜塔为唐代建式古塔,现为省级文保单位,也是潮汕地区现存最古老而完整的建筑物之一。
图丨粤东三大名寺之灵山寺(图片来源网络)
铜盂背靠小北山麓(临昆山),南面练江,曾经漕运兴旺,商船云集,拥山面水的地理格局,使铜盂在近一百多年里孕育出一大批仁人志士,政商巨擘,包括清末著名旅沪殷商、创办上海复旦大学的慈善家郭子彬,民国四大银行之一国华银行董事长郭豫来,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厂长郭豫瑶,我国著名心理学家、原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,我国现代外交家、香港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郭丰民,著名影视艺术家、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蔡楚生,“红”学家和戏剧家郭豫适,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,中国工程院院士郭豫元,著名作家郭小东以及许德立、蔡东士两位广东省部级干部领导。
小小铜盂镇,诞生了大批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风云人物,人杰地灵,钟灵毓秀可见一斑。
图丨铜钵盂社区的灵潭,又称“堂北湖”,铜盂镇名源自于此
图丨位于连接铜盂镇与潮南峡山的练江水闸(图片来源网络)
图丨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——蔡楚生故居博物馆
图丨近现代政、商、科、文等领域的铜盂籍名人(部分)
酒香也怕巷子深
潮阳地区长期以来以工商制造业为经济发展重心,文化旅游业徘徊在边缘地带,除大峰风景区与莲花峰风景区两个城市公园型景区(3A)外,少有著名旅游目的地。铜盂纵有千年文化底蕴,深厚人文历史沉淀,因缺乏统一、科学的顶层文旅规划引导与有效推广宣传,旅游发展无迹可循,加之缺乏旅游公共服务配套,无法形成良好的旅游招商环境,旅游市场认知度、参与度低,众多历史遗存、名人故里、民间文化精粹待字闺中无人问津。
图丨位于铜盂洋美村潮汕民俗馆建筑群——明安里
图丨位于铜盂新岐村的潮汕驷马拖车建筑——永兴里
以现代文商旅软化厚重历史,培育共生土壤
著名文旅学者张辉教授认为,疫情常态化下,国内旅游基本面呈现散客化、本地化、定制化发展趋势,同时近年来的文旅发展全面改变了旅游供给侧单点、单线发力的发展理念,转为从整体旅游环境入手来解决供给侧问题。在此背景下思考铜盂镇的文旅发展,课题组认为:
首要任务是以路游服务配套设施(旅游公路、绿道、驿站、营地),串联散落在十余条村的文旅资源,推出示范游线,串联艺术乡村、主题田园、文化游径建设,打通城乡慢游毛细血管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,以良好的城乡基础环境吸引内容运营商进驻,这是铜盂文旅正式发力的关键一步。
二是以文旅思维导向,营造高颜值城乡人居环境。深挖韩愈、大颠和尚、蔡楚生、郭任远等著名历史人物,塑造多个铜盂专属文化IP。
三是模糊城乡边界,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下乡。发挥铜盂镇村一体、城乡一体优势,引导重点村落发展城市休闲餐饮、主题娱乐、公共文化展陈、研学教育基地、艺术乡创办公、社区度假等新业态,将历史人文、传统习俗、非遗文化(英歌舞、剪纸、漆木雕、石雕等)等潮汕民间艺术融入餐饮、商业街、营地、民宿场所中,以现代文商旅软化厚重历史并提供共生土壤。
本文由南斗文旅编辑,如有意向合作请与我们联系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