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拨打服务热线,让我们来为您服务
Welcome to call the service hotline
南斗文旅集团在主持环南水湖风景道营地系统建设方案中,发现了这个地块。布满铁锈的船只,周边杂草丛生,显得苍凉落寞。我们想,百姓的生产生活,是一种朴实的人文景观,在美美与共的社会思潮中,“非精英”类资源同样值得重视。工业遗址公园、农业遗址公园已有所探索,而渔业遗址公园,还是一个空白。多少百姓因生态环保需要而失去生计,并因为失去生计而背井离乡寻找出路,他们值得被关注和纪念。“渔业遗址公园”成了我们的设计方向。
考虑到失去生计的渔民,可能还存在情绪或伤痕,这个设计项目,暂时不建设。我们梳理设计过程,探索市政设计中的人文立场。
项目背景
南水湖又名南水水库,是广东第三大人工水库。在以往,荡舟游湖、登高赏霞、品味湖鲜是游南水湖几大乐事,南水湖当地居民靠水吃水,养鱼捕鱼卖鱼是传统维持家庭生计的方式。
图丨南水水库湖岛景观
图丨南水湖畔赤色渔船
2015年,南水湖正式授牌“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”,2017年,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开工并被列为广东省重大民生水利工程。
由于湿地生态保护、水源安全保护的需求,各级要求南水湖停止捕捞,沿岸餐饮娱乐等可能触及污染的业态逐步关停。渔民、渔船的身影逐渐“消失”于南水湖,由于人类行为的有意减少,南水湖生态系统得到前所未有的恢复。2021年,对栖息环境要求极其苛刻,甚至被称作优质生态环境 “指示物种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都选择在南水湖越冬。
场地现状
南水湖渔业遗址公园选址于湿地公园东岸的东田沙场。面积约5公顷,背靠梯田面朝湖,视野开阔可见南水湖风光,环状机耕路两侧芦苇丛生,北侧堆积有无主的废弃大小渔船三十余艘。
图丨渔业遗址公园现状场地图
图丨南水湖畔废弃船只
图丨芦苇从中的废弃船只
设计思路
在主持环南水湖风景道营地系统建设方案中,我们发现了这个地块。布满铁锈的船只,周边杂草丛生,显得苍凉落寞。我们想,百姓的生产生活,是一种朴实的人文景观,在美美与共的社会思潮中,“非精英”类资源同样值得重视。工业遗址公园、农业遗址公园已有所探索,而渔业遗址公园,还是一个空白。多少百姓因生态环保需要而失去生计,并因为失去生计而背井离乡寻找出路,他们值得被关注和纪念。“渔业遗址公园”成了我们的设计方向。
一个小插曲,一干部在汇报项目时错将“渔业遗址公园”读成“渔业记忆公园”,一下子感动会场很多人。说明什么,“共情”“同理心”。
项目组将场地空间重新梳理,划分集散空间、观湖空间、纪念空间、漫步空间,在水源保护地外围建立一片渔业往事的纪念空间。通过废弃船板结合透水材料的运用,赋予全新使用功能,旨在通过生态景观的微改造,宣传生态保护知识,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湿地保护的参与度。
图丨渔业遗址公园规划平面图
成果展示
渔业遗址公园入口景墙:将渔船的耐候钢板裁剪拼接成圆弧形的入口景墙,用渐变镂空的方式,形成渔民渔船剪影,寓意渔民、渔船的身影逐渐“消失”在南水湖畔,搭配南水渔民往事的解说文字。
图丨入口景墙设计图
图丨入口景墙效果图
“消失的渔民”景墙:渐变镂空渔民渔船剪影,实体的候鸟剪影,寓意渔业消失,南水湖“出现”丰富的生态湿地景观,景墙背后种植湿地植物衬底,呈现虚实变化的景观效果。
图丨“消失的渔民”景墙设计图
图丨“消失的渔民”景墙效果图
“消失的渔船”纪念装置:将多种现状保存较好的渔船,通过堆垒、定点摆放的方式,形成纪念南水湖渔业往事的主题装置,部分船体镂空寓意渔船的“消失”。
图丨“消失的渔船”纪念装置效果图
渔船甲板观景台:取渔船甲板,嵌入碎石透水地面之中,搭建临湖观景平台,部分平台出挑,保留一种登船游湖赏景的体验感。
图丨渔船甲板观景平台效果图
渔船植草步道:取小型渔船甲板,置于场地环形园路之中,甲板切割出带状空隙,镂空处种植水草,打造穿梭于芦苇丛中的植草自然步道,引导人们探索湿地滩涂的生物多样性。
图丨渔船植草步道效果图
本文由南斗文旅编辑,如有意向合作请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