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委托方:韶关市城乡规划局
项目时间:2017年3月
项目地点:韶关市
项目规模:环丹霞边地区约305.8平方公里
项目简介
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,跨仁化县、浈江区两个县(区)级行政单位。外围有国道106线、国道323线、省道246线经过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自然保护区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世界级和国家级牌子,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。
丹霞山景区核心区破坏加剧、外围开发无序、门户形象不突出、腹地开发受限、业态落后、可进入性差等问题;环丹地区存在规划不一、用地混乱、基础设施薄弱、产业滞后等问题。因此,急需对丹霞山及周边地区进行统筹考虑,提出土地使用、开发强度和保护措施指引,合理引导开发建设,使其从纯旅游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型升级,同时实现对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有效保护。
主要思路
要推动丹霞山从纯旅游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型升级,从国家度假公园角度,推动丹霞山由观光名山向度假名山向旅游产业名山转变,建设“丹霞山国家度假公园”。
基于“核心保护,开发外移”的思路,环丹片区将承载打通丹霞山内外联系、开发丹霞山旅游新业态的使命,是培育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,如精致休闲农业、旅游装备制造业、生产性服务业、终端服务业等,奠定丹霞山旅游产业基础的重要基地。因此提出“环丹霞山旅游产业创新区”这一发展定位。
在“丹霞山国家度假公园”和“环丹霞山旅游产业创新区”这两大定位指引下,规划从水上丹霞、夜间丹霞、文化丹霞、科学丹霞、产业丹霞、时尚丹霞六大丹霞角度出发,依托丹霞山周边地区现状镇区及产业园区打造八大产业组团,并通过公路交通、水上交通、轨道交通等进行串联,形成环丹霞山产业园区,带动周边地区发展。
此外,规划组充分考虑丹霞山北门和南门片区现状,对两大门户区提供详细的城市设计方案,指导接下来丹霞山两大门户区的开发建设。
项目亮点
核心保护,外移开发:丹霞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,广东省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,开发受限制。对丹霞山核心景观资源实行严格保护,在丹霞山外部建设环丹风景道、培育旅游体验新业态、培育孵化旅游产业。
地块招商指引:综合衡量资源条件、配套条件、用地条件等,筛选出综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块,提出业态指引和招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