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来到「南斗文旅集团」     24小时服务热线: 020-80926029 
关注我们:
400-6388-068

欢迎拨打服务热线,让我们来为您服务

Welcome to call the service hotline

亲子乐游
旅游规划
景区创A
乡村振兴
党建示范村
康养度假
田园综合体
全域旅游
 • 当前位置:
资讯  news
雷岭乡村调查丨南斗探索
来源: | 作者:pmoee80c1 | 发布时间:2022-02-08 | 58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1月9日,南斗文旅集团雷岭项目组到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,开展《潮南区雷岭镇乡村振兴统筹规划》调研工作,对雷岭镇镇区及15个乡村的历史文化、乡村建设、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,听取村民、村干部、乡镇企业家对乡村发展的诉求,与汕头市驻镇帮扶工作队、镇农业专家、华南农业大学帮扶专家座谈。


图|雷岭镇乡村振兴统筹规划推进会现场

图|项目组调研荔宝酿酒厂,当前,雷岭荔枝加工产业发展缓慢


      雷岭镇是汕头市最南边的山区镇,全镇常住人口不足4万人(七普数据)。荔枝产业是雷岭镇的支柱产业,全镇种植面积约4.4万亩,年产量可达1万吨,年产值超1.5亿元,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七成以上。雷岭镇是汕头市内荔枝种植面积最大、产量最多、质量最好的产区,有“粤东荔枝之乡”美誉,是广东省农业产业强镇。

      项目组调研发现,雷岭镇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落后,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、人居环境改造欠账明显,乡村公共服务设施、民生服务设施未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要。作为支柱产业的荔枝生产,存在一定的萎缩现象,一方面受市场采购价格低、人力成本价格高等价格因素的打击,一方面受劳动力不足的影响,调研发现,各村荔枝产区的撂荒率与外出务工人口比例正相关。因此,统筹解决乡村建设的落后薄弱环节、前瞻谋划各领域产业的综合发展,是雷岭镇本轮乡村振兴规划的核心任务。

     

一是修复雷岭的乡村文脉

      雷岭镇多为潮汕“半山客”,山上山下交流往来密切,形成一个独特的客潮文化岛。但相对于潮汕平原而言,族群意识较为淡薄,加之人口不断向外迁徙,宗族认同被族人流动性削弱。调研过程中,村中年轻人对村庄的来龙去脉比较模糊,对自身族群身份较不敏感,在地共同情感不突出,地方文脉传承成为雷岭镇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。此外,雷岭镇是革命老区镇,是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充分挖掘红色资源,发展红色文化,对增强乡村文化的张力,大有裨益。


图|济美村革命石洞,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曾经在此养伤

     


二是以补乡村基础设施强化基层治理能力


      雷岭镇的乡村建设欠账显著,供水、排污、卫生等方面不尽完善,乡村交通、公共服务设施则短板明显,不少乡村反复强调要优先安排道路建设、供水排污等项目建设,是调研中最为揪心的情形。调研发现,乡村基础设施对于基层治理有显著影响,乡村建设较好的村落通常也为基层治理能力较强的村落,两委干部的精神面貌、干事积极性、执行力也明显要好。因此,项目组认为,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底线工作,不仅仅影响乡村风貌,也影响到村民、村干部的生活品质和干事状态。

      另一方面,雷岭乡村普遍缺少村集体经济收入,村级组织运转缺乏集体经济支撑,势必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,影响村集体公益性设施运营维护、两委干部工作状态和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。因此,盘点闲置集体资产、盘活利用集体用地、重视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工作,助力引导自下而上的乡村振兴工作。


图|麻埔村,目前村党群服务中心主楼已建成,文化广场,南门坪店场等硬底化已完成,公厕、小公园已建成使用


三是系统谋划荔枝产业,重视产业发展多元化

      当前,雷岭荔枝虽然种植面积大,占到雷岭山地面积的一半,但仍为小农经济状态,小农户在面对市场价格变化、种植成本抬升等情况下极其被动,难以独立进行价格谈判、引进新型种植管理手段。雷岭荔枝缺乏顶层谋划,至今未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,基于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,如产业路、灌溉设施的投入极其薄弱,也成为制约荔枝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大因素。因此,项目组认为在镇域层面,应当统筹考虑全镇产业布局、生产路网问题,谋划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提升农业发展的系统化、规模化。


图|雷岭荔枝文化旅游节,已持续举办14年(图片来源网络)

图|雷岭荔枝酒,荔枝产业逐步向二产三产转变的具体做法

 

      一方面,要重新发现山地价值,结合市场消费变动,挖掘雷岭林果价值。如雷岭有油柑田上万亩,在经营油柑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,这两年来,油柑被广泛应用于喜茶、奈雪的茶等新兴消费品牌之中,油柑这种具有潮汕地域性的小众水果被推到大众面前,增加了对油柑的需求量,显著提高了市场收购价格,不少乡村已经扩大油柑种植面积,显示了小农经济的灵活性。镇农业专家说明,油柑种植投入的金钱、时间成本较低,季节性特征不显著,要借助此次市场行情,加大对油柑良种的引入,谋划新型农业产业园区,进一步放大雷岭的山林价值。

 

图|油柑汁成为茶饮界“新网红”(图片来源网络)

图|油柑收成后,仍然能够二次开花、结果,相比荔枝种植,油柑种植更为粗放且季节性特征不显著

图|枯水期,村民自发在河道种植西洋菜

图|村民自发养殖黑山羊,据说一斤可达80元,但同村其他村民纷纷抱怨黑山羊破坏自家的农作物


      另一方面,要鼓励支持旅游产业发展,雷岭鹅地村拥有在潮汕地区稀缺的天然温泉资源、霞厝村老寨民居依半山腰而建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,随着揭惠高速公路的开通,已经逐渐显现市场吸引力,对于雷岭镇产业发展具有驱动全局的重要意义。


图|鹅地村天然温泉资源,富含硫元素及大量微元素,目前已有村民自发进行温泉经营

图|霞厝村老寨民居,三面环山,云霞缭绕,故得霞厝村名,具有古村落活化改造的潜力

图|赤坪小瀑布、崩山沟战役旧址纪念碑


四是提升教育、养老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质量

      雷岭镇乡村也普遍面临着中国乡村社会存在的现实困境,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,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农村,家庭结构呈现“半工半耕”的代际分工现象。随着全国城镇化浪潮袭来,村庄人数不断减少,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严重滞后,因此,应当积极探索统筹规划公共服务布局,有条件引导公共服务由城镇向乡村延伸。同时,老人小孩对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具有更强烈的需求,如体育健身广场、公共文化广场、综合活动中心等,对于村民获得感、幸福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,这也意味着在项目建设上需要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日常需求。

      另一方面,雷岭中心镇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,镇区群众缺乏休闲便民、娱乐生活的集中场所,因此,项目组认为应当加强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对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。


图|中心镇区闲置雷岭影剧院,建筑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,探索盘活利用

 

      近年来,南斗文旅集团在乡镇基层开展了大量咨询服务工作,此次《潮南区雷岭镇乡村振兴统筹规划》,将聚焦雷岭镇的普遍问题,急民生之所需,系统、专项谋划乡村振兴工程,集中力量补短板。同时,发展镇域统筹功能,充分普查雷岭荔枝、油柑等产业资源,温泉康养资源,古村落文化资源,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等资源优势,重新发现雷岭价值,构建全镇乡村振兴顶层设计,统筹村镇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建设、基础设施布局,指导村镇闲置集体资产盘活、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等内容,推动雷岭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


本文由南斗文旅编辑,如有意向合作请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