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来到「南斗文旅集团」     24小时服务热线: 020-80926029 
关注我们:
400-6388-068

欢迎拨打服务热线,让我们来为您服务

Welcome to call the service hotline

亲子乐游
旅游规划
景区创A
乡村振兴
党建示范村
康养度假
田园综合体
全域旅游
 • 当前位置:
作品  works
乳源十年愿景: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2-02-18 17:19    

课题组提出“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”的发展愿景,即倡导生态产业、高效利用能源、推崇绿色消费、崇尚生态美学。

乳源十年愿景: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

      我们必须走出新路,把沉默于乡村的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,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,变成中国国内大循环的基本保障。实践表明,只有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,实现生态资本深化,才能同时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。沿着这样一个逻辑,我们就可以把生态文明战略的经济内涵体现出来。

—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



      近日,乳源县县委县政府召开《乳源瑶族自治县镇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座谈会,听取南斗文旅集团乳源课题组汇报。《规划》引起强烈反响,县委书记陈大川连做7页笔记,多位领导深入碰撞。会议结束后,又与课题组展开小范围交流,继续头脑风暴,形成众多共识。


被低估的乳源:广东屋脊的资源体系   

      韶关的乳源县,地处广东谋划创建的全省第一个国家公园-南岭国家公园核心区、门户区,境内还拥有广东最高峰石坑崆、华南唯一地陷式峡谷广东大峡谷、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。垂直高差形成丰富的物候景观,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广东少有的超大规模斑斓林相。作为岭南地理的脊梁,形成了神秘丰富的在地文化。世界过山瑶之乡必背瑶寨,云门宗祖庭云门寺、沩仰宗祖庭正觉寺,连接岭南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国家级文保单位西京古道,以及镇区海拔600多米的大布、洛阳高山城镇社区,共同组成广东稀缺的资源体系。


图丨大湾区生态屏障:广东屋脊南岭(图左)、华南唯一地陷峡谷:广东大峡谷(图右)

图丨作者--蔡明清:美在古道——古道遗踪(代表作,图左)、云门秋色(图右)

图丨世界过山瑶之乡

图丨禅宗一花五叶之沩仰宗祖庭正觉寺(在建)


      风景之中,还蕴藏着“广东屋脊”垂直落差所带来的光照、空气、水质、土壤、温差组合条件,具备优越的高端食材、药材生长环境,是广东首个国家绿色食品示范县。近年来,乳源以高山蔬菜、特色水果、高山茶叶为代表的精致农业蓬勃发展,涌现出大布乳源三宝、桂头特色菌菇、必背公坑辣椒、大桥茶油花生油等一批优质优价农产品。同时,冠华米粉、宝华油茶、绿之源饮品、方武姜饮料、雪印蔬菜加工等一批食品饮料用品深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,带领乳源农业走向纵深发展。


图丨农业资源图集(乳源公坑辣椒、乳源六灵芝、乳源三宝:大布番薯干、宝华农科椿植系列产品、25度有机油茶籽油)


      过去,依靠低价用地用电、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、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等优势条件,乳源承接了一批珠三角制造业转移,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。境内的东阳光成为韶关市首个县域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。


镇域经济之困:乡村振兴,骨感的现实

      乳源是典型的粤北山区县,山地多平原少、经济基础薄弱、城乡发展差距大。

      当前,乳源全县都处于“双碳双控”生态监管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市场主体转型探索、摆脱单一产业企业依赖的调整期,产业培育及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投入难度增大。而在镇域层面,同中国大多数乡镇一样,乳源乡镇也受限于小农经济生产不稳、土地人才要素不足、高等级交通缺乏、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、镇级政府权财有限等共性问题,现阶段各镇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、承载能力、综合实力,都难以有效落实县域经济总量壮大这一目标任务。

      乳源的镇域经济战略,本质上是为了在山区乡村振兴中找到一个操作载体,即通过做强镇域经济,激发基层主观能动性,强化镇区、园区统筹,缝合城乡差距。

 

生态战略红利: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

      立足乳源广阔的生态空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资产,衔接“十四五”期间乳源“构建以健康产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”的总体产业发展方向,课题组提出“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”的发展愿景,即倡导生态产业、高效利用能源、推崇绿色消费、崇尚生态美学,聚焦生物制药、医疗器械、康养治疗、道地南药、生态文旅、现代农业、空港经济七大板块。通过综合发展生态精致农业、新型工业、高质量服务业,重构新型县域经济和新型集体经济,谋划生态文明新时代乳源经济社会发展蓝图。


落实到镇域单元,课题组认为,要以“一镇一专业,产业相联动,产园城融合”为导向,整合各镇优势资源,明确8大乡镇差异化主题化发展定位,并提出园区化平台化发展路径,即通过建设22个空间相连的产业园、空间相近的集聚区,集中有限资源要素,精心打造一批工业重镇、商贸名镇、文旅强镇、农业大镇,实现短时间内镇域经济新突破,推动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一流生态城市。


产业生态体系:健康产业、时尚品牌、民生福祉

      在“健康产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”总方向指引下,怎样找准乳源健康产业、生态产业的发力点?产业生态圈的建构路径是什么?产业发展的基础逻辑和基本方向是什么?课题组认为:

      第一,应依托“广东屋脊”地理IP。围绕健康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调适与延展,聚焦高端食材种养与南药种植,系统调整优化全县农业种植结构;同时凭借已有工业制造基础,发力生物制药、医疗装备、食品工业等健康导向型工业;最后,通过引入科技驱动型的中高端康养度假项目,将一产、二产的成果转化进生活性服务业,从而实现产业闭环。

      第二,应树立时尚品牌意识。乳源应以大湾区崛起的中产阶层消费需求为导向,紧密把握“颜值经济、网红经济、品质体验追求”等消费市场趋势,突出乳源出品的时尚化、即食化、功能性,从单一农特菜品向快消食品、时尚饮料、美妆产品创新研发转变。通过旅游、办公、居家、社交等不同应用场景,充分讲好乳源品牌故事,提升城市形象认可度及附加值,实现公共品牌与城市形象的互推互促。


      第三,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。镇域经济衔接着县级经济与村域经济,直接辐射广大农村地区。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下,镇域产业的发展前提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,镇域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,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落在缩小城乡差距,实现区域协调。


镇域错位协同:从气候经济、庄园经济到湖区经济

      针对镇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,课题组基于各乡镇资源禀赋、产业现状、发展动态以及市场趋势,分别进行了提炼谋划。

      如东坪镇发展湖区经济。地处南水湖的东坪镇,因为水源地新政策管控,周边居民几乎断绝经济来源。课题组认为,东坪镇要调整思路,围绕“核心保护、外移开发”的总体框架推进工作。将环湖路升级为具有休闲、运动、观光功能的网红公路,激发流量。在湖区1.5公里外的可开发空间,用毛细血管进行串联,则可发展休闲旅游、自然教育、康养度假等风景依托型经济,特别是老镇区闲置的数万方物业,则可发展休闲度假,转化流量。

      如洛阳镇发展气候经济。过去,洛阳定位为茶旅小镇,课题组认为,过于狭窄。洛阳应该发挥中心镇区地处海拔将近650米的重要地理价值,用“气候经济”统筹经济社会工作。充分发挥洛阳高山小镇的地形、气候优势,强化洛阳茶生长于海拔700-1000米的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品牌标签,带动高山蔬菜及其他种植产品的地理标志感。把握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红利,整合茶旅小镇及天井山连片国有闲置资产资源,建设南岭自然学校群落、高端森林康养度假群落。依托高山气候所带来的凉爽天气、独特林相,整合镇内景观茶园、生态农场、连片林场、正觉禅寺等资源,提质现有景区内容、盘活村庄闲置资源,拓展避暑、康养、度假等文旅新业态。

      如一六镇发展庄园经济。要发挥平原土地集中、农产品种植规模大和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好的优势条件,按照庄园化模式,推动农业规模化、精致化、度假化发展,打造农业庄园集群。


瑶文化品牌:关于瑶的文化想象

      围绕乳源世界过山瑶祖居地文化中心地位,课题组对瑶族非遗文化传承进行创意探索,提出搭建瑶文化品牌IP矩阵。通过瑶族饮食、医药、歌舞等非遗技艺与旅游餐饮、住宿、休闲、娱乐产业要素的跨界碰撞,丰富瑶主题消费品、提升瑶文化体验,加速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,持续激发瑶文化品牌影响力。



      下一阶段课题组将充分研究论证反馈意见,进一步完善规划纲要,强化镇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,与乳源共同谋划十年新征程。




本文由南斗文旅编辑,如有意向合作请与我们联系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