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名称:汕头市新津河“一河两岸”景观工程规划设计
项目委托方:汕头市龙湖区住房与建设局
项目时间:2018年10月-2019年11月
项目地点: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
设计主创:韦健、何越
策划主创:陈凯平
项目背景:新津河位于汕头市龙湖区,是韩江下游的其中一条出海河道。新津河全长15.3公里,从北至南贯穿龙湖区,河道西侧为汕头中心城区,较多现代楼盘和社区,东侧为城镇和村庄,以及大片农田。一河之隔,两岸风景各异。


新津河现状图
主要思路:
一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单一空间将承担更复合的功能——从城市发展看一河两岸
原来的新津河,上游作为一级水源地,给城市提供生活用水,下游为出海口,供出海捕鱼的渔船停靠。河道因为雨季洪水的漫堤,两岸是僵硬的石砌护坡,整条新津河在中心城区的外围,承担着保护城市的生态隔断的功能。然而城市需要扩张,中心城区不断向东延伸,郊区的河道变成了未来的中央河道,她将在未来给城市提供什么样的功能,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。
在做新津河的景观方案之前,项目组梳理了新津河两岸城市用地,提出 “新津河经济创新带”的产业体系设想,构建带动粤东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,打造与现代都市相匹配的人居环境。而新津河作为中心城区的主河道,新津河一河两岸除了承担原有的生态功能外,她既需要为周围社区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、社交空间,对外作为城市的展示空间和宣传名片,逐渐从城郊生态河流,发展成城市“中央水廊道公园群”,在功能上连接城市其他功能板块,促进两岸有机联系;在景观上打造连续的公共岸线,提供亲水活动空间,展示城市文化;在生态上连接城市绿地系统,构建生态通廊。
新津河城市设计鸟瞰图 | 制图 途里人
新津河景观设计局部鸟瞰图 | 制图 途里人
二、从生态之河到历史之河、未来之河到文艺之河——新津河的景观概念提取
新津河是汕头人民的母亲河,汕头先民从韩江上游而来,在汕头落地生根,傍水而居,无论是普通出海捕鱼的船只,还是远洋经商、走向世界的红头船,都从新津河出发。新津河见证了汕头的发展,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汕头人。将汕头的人文历史作为情感纽带,连接过去和未来,打造新津河一河两岸景观。规划提出打造“一心一廊五公园”的空间结构,从源头到出海口分别以先民之光、潮汕古韵、开埠传奇、特区风采四个主题区段展示新津河的前世今生。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,第二次调整融入了新的理念,从北至南分别是生态公园、体育公园、潮商公园、人才公园和海丝公园,将第一阶段的概念更具体化,被人们所感知。
新津河景观概念设计手稿 | 制图 途里人
五个主题公园分别立足于五个新的设计理念:
01 生态公园
位于河道上游,属于一级水源保护地,设计采用海绵城市、零碳生活、循环净水等理念,在“整体保护,点状开发”的原则上,建设各类小型主题科普园,展现“新生态”气质,为本地居民提供科普研学基地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,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。
生态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02 体育公园
依托正大体育馆,建设小型户外运动群,将健身场馆、设施变成核心景观吸引物,将原本不喜欢运动的人也参与到这场全民户外运动浪潮中来,用这种新的体育形态,将原本小众化、专业化的体育运动,变得更全民化、日常化。
体育公园设计平面 | 制图 途里人
体育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“输人莫输阵”主题雕塑设计 | 制图 途里人
03 潮商公园
潮汕人被称为“东方犹太人”,这段历史虽然悠久,但是现在我们提到当代潮商,不得不想起李嘉诚、马化腾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,而潮商精神,从古至今一直得到传承,所以我们希望,新津河是面向未来之河,我们希望有一个公园作为载体,除了铭记先人之外,还可以为乡贤立传,在未来继续传承潮商精神。
潮商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04 人才公园
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多样化人才的进驻,建设人才公园,以展示城市尊重人才和求贤爱才的理念;同时结合新青年创新创业需求,运用众创空间的设计手法,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感科技感的主题公园,打造网红时尚作品,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,展现“新人才”滨水生活气息。
人才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人才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05 海丝公园
汕头是首批经济特区,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,发展华侨经济,加强华侨文化合作,提高汕头与海外关系的联系度,是城市的重要命题,将特区精神与海丝文化充分融合,展示汕头作为海洋城市的开放格局与多元包容的精神内涵,用海丝文化展现更加开放的汕头特区新风采。
海丝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海丝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海丝公园设计效果图 | 制图 途里人
从新津河“一河两岸”景观设计,到建设新津河中央公园群,不仅是字面上的差异,更是规划设计思想的重要转变。城市的建设思想日新月异,人们的活动需求在不断增加,而城市景观也从静止到动态生长,设计应从单一的景观建设转向多功能的复合型公园,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未来的需求。
注:该项目涉及面广、工作量大,经过一年多的研究、编制,总体思路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,获得时任汕头市市委书记陈良贤(现广东省副省长)高度认可,并在2019年11月1日下午通过专家评审会,设计方案也在市民中也引发广泛影响,备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