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委托方:常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
项目时间:2016年7月
项目地点:江苏省常州市
项目规模:常州生态园地块,总面积约12.91平方公里
项目背景:
常州市地处环太湖经济腹地,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交汇区,是中国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发祥地,苏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,苏南模式的诞生地。随着中国工业城市进入结构调整期,城市发展更新变革,在产业转型升级、城市东拓战略利导下,常州经济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经开区”)应运而生,以“双创新高地、东部新中心”为战略定位,促进常锡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。
经开区面临土地高强度开发,产业低端化,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、区域宜居宜业环境条件不足等问题。区域内缺乏标杆性的公共游憩空间,引领新生活方式的项目尚未出现,高端产业人群多元生活需求未被满足,基于此,常州提出建设中央绿轴的战略构想,并于中央绿轴与产业核心的交集区域,规划建设上万亩的常州生态园。
常州生态园场域内工业厂区密布,空间肌理混乱,河流水系萎缩,快速交通切割,土地缺乏完整性,缺乏高质量的生态资源、文化资源。
主要思路:
规划立足城市东拓战略,以建设都市公共休闲载体,改善经开区招商引资环境,吸引中高端企业和人群进驻为目标。通过生态修复、休闲游憩、产业孵化、文化传承四大措施,推动中央生态区与中央运动区、文化区、购物区、游憩区进行空间叠加,形成“多元共生、弹性发展”的立体生态圈,建设成为经开区中央生态游憩区。
项目亮点:
(1)思路创新
定位突破:利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完成对现有废弃工业场地的转变,将其景观更新与居民游憩需求相契合,与历史文脉相延续,实现区域经济价值、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三重转译,变城市工业废弃地为城市中央公园,力争成为“世界工业废弃地复兴利用典范”;
功能突破:以生态系统作为基地,从生产空间主导,到生产和配套服务空间,再到消费空间主导,并融入体育运动、餐饮娱乐、文化服务、休闲购物等功能,形成中央生态区+中央运动区+中央购物区+中央游憩区+中央文化区叠加的城市功能区;通过环境优化为城市开发赋能,刺激土地溢价;
空间突破:利用道路切割空间形成中央带状湿地系统;通过路网下沉保证公共绿地的连续性;恢复和建设堤、坡、湖、岛、湾等空间形态,分散式穿梭于常州生态园。
(2)工作方法创新
同类项目实地考察:课题组到我司规划建成的东莞生态园实地考察,借鉴经验;
城市周边区域实地考察:课题组到环球动漫嬉戏谷、拈花湾等城市重点旅游项目实地考察,差别化开发。
功能分区图
平面图